在經歷了海外匯市跌宕起伏的一周后,昨日在岸人民幣市場在節(jié)后的首個交易日“補上進度”。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6.70這一重要關口終于被攻破,人民幣匯率波動區(qū)間至此邁入新階段。
市場對昨日人民幣中間價的表現并不感到意外,國慶假期期間,美元對日元、英鎊、歐元等主要國際貨幣走強,英鎊更是經歷了閃跌的跳水行情,離岸人民幣匯率早已先行反應。而昨日人民幣中間價創(chuàng)6年新低,也是遵循中間價定價機制,跟隨一籃子內其他主要貨幣兌美元順勢貶值而已。
不過,不可否認,即便昨日的中間價較好地遵循了定價機制,但6.70這一重要關口的突破仍然會擾動市場的心理預期。畢竟從過去兩個多月在岸人民幣匯率的走勢看,市場普遍認為6.70是中間價底線,當這一底線被松綁后,這也意味著,匯率波動的容忍度再度放寬。
實際上,央行對短期匯率波動態(tài)度的轉變有跡可循。央行行長周小川近日在華盛頓出席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時就表示,中國近期一些重要經濟指標出現回升跡象,資本外流壓力有所緩解,中國努力在提高匯率靈活性和保持匯率穩(wěn)定之間尋求平衡。不少分析人士也認為,從目前內外部的環(huán)境看,人民幣匯率具備向更大寬幅的雙向波動基礎。首先,在穩(wěn)增長政策未見效之前,人民幣匯率劇烈波動會對國內資產價格造成顯著的下行壓力,加大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但中國經濟在三季度呈現企穩(wěn)回升跡象,這為人民幣匯率波動區(qū)間的擴大提供了經濟支撐;其次,隨著美國年底加息預期升溫、外匯儲備連續(xù)三個月下降使得人民幣匯率再度承壓,擴大人民幣匯率波幅釋放貶值壓力,可以緩解外儲流失的速度,減少外儲不必要的耗費。
從短期來看,即便人民幣貶值壓力再顯,相信匯率中樞仍將保持穩(wěn)定,只不過這一中樞位置從此前的6.70心理關口進一步突破,市場普遍預計年底前會在6.70至6.80區(qū)間波動。從中期來看,隨著人民幣匯改的推進,市場也要克服匯率浮動的恐懼心理,逐漸適應并接納人民幣匯率的雙向波動。從長期看,匯率走勢由一國的經濟基本面決定,我國貿易順差依然較大,人民幣納入SDR籃子后會吸引海外資金流入,人民幣匯率并不存在長期貶值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