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改前,每畝地租金雖然只有12元,但心里就是踏實不下來。林改后,確權的林地現(xiàn)在租金要每畝40元~50元,價格高了,但我的心里卻踏實了。政策幾十年不變,我可以放心造林了!”10月1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政府副主席陳章良在欽州市欽北區(qū)調研林改試點工作,一位造林大戶對他說。
2007年4月,廣西確定欽北區(qū)和武鳴縣為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截至目前,欽北區(qū)62.7%的集體林地已明晰產權,核發(fā)林權證林地面積22.3萬畝。
欽州市副市長金大剛反映,目前林改工作面臨的6個難點,一是工作量大,人員不足,就勘界而言,從市到戶分5級勘界,而積累的林權糾紛卻從下到上,越往上越難調解。二是地類定性難。三是零星地塊分到戶存在實際困難。四是界線的對象戶認可制度在農民工大量外出的情況下操作起來時間長、難度大。五是工作經費相當緊張。目前,林改經費平均每畝不足3元。
陳章良在聽取廣西林業(yè)部門的匯報和意見后說,林改工作難,但意義深遠,利國利民,一定要齊心協(xié)力抓好。林地是重要的生產資料,要明晰產權才能促進流轉,促進投入,才能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農民是林改的主體,林改工作要細致,要尊重農民的意愿,聽取他們的意見,要充分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欽北區(qū)要在深入開展工作的基礎上,加緊整理和總結,要有一套經驗,要有一些模式,制定出一系列具體的實施方案,要對全區(qū)林改的推開起到切實可行的示范參考作用。自治區(qū)相關部門將加大力度支持林改試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