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忙啥呢?”“在生產(chǎn)"白金"啊!”4月12日,上思縣公正鄉(xiāng)那齊村脂農(nóng)韋冠首在承包的松林里,樂呵呵地回應筆者的詢問。
上思地處十萬大山腹地,山多樹茂,全縣森林覆蓋率達61.05%。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近年來,該縣脂農(nóng)依靠“綠色銀行”采割松脂,走上了發(fā)家致富的幸福之路。僅在2010年,該縣松脂產(chǎn)量就達2.6萬噸,生產(chǎn)松香1.8萬噸,松香產(chǎn)值超3億元。
“大年初三,我們就進山給松樹裝袋子了,時間就是金錢啊,現(xiàn)在我們都已經(jīng)開始采割松脂了。”韋冠首介紹說。當日,筆者看到,不少脂農(nóng)正穿梭在漫山茂密的松林中,利索地刨樹皮、割松脂。青山不語,只有啾啾的鳥叫聲和沙沙的割脂聲,偶爾脂農(nóng)也隨口哼唱幾首歌曲,意趣盎然。據(jù)村民介紹,前年韋冠首毅然放棄了打工生涯,一家三口承包了3000多棵松樹,還在深山里建了一間茅草屋,一頭扎進莽莽蒼蒼的“綠色銀行”,做起了“割脂仔”。去年,他們一家年收入超過16萬元。
那齊屯最不缺的就是松樹林,該屯村民中90%以上靠采割松脂發(fā)了家。那齊村主任黃振威介紹,去年那齊屯100多戶脂農(nóng)共采割松脂500多噸,去年松脂最低收購價為7.6元/公斤,最高價為17元/公斤,按均價10元/公斤算,該屯去年光靠采割松脂收入就達500多萬元,人均收入達8000多元。白花花的松脂在村民們的眼里簡直成了“白金”。
村民的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自然也水漲船高。去年以來,該屯脂民新買了7輛微型車,全屯平均每戶人家都有一部摩托車,村民們家里大都購買了冰箱,個別村民還安裝了空調(diào)。去年以來,該屯又新建了6棟新樓,村民黃玉針等還別出心裁地建了套房式的“鄉(xiāng)村別墅”。幢幢小樓,點綴在青山碧水間,格外引人注目。日子好過了,四里八鄉(xiāng)的姑娘都搶著嫁那齊屯的小伙,去年共有6名來自廣東、貴州、南寧等地的“外來媳婦”嫁入那齊屯。一位村民在談到這個話題時,得意地說:“這"綠色銀行",不僅能產(chǎn)"白金",還招來了山外的朵朵"金花"呢。”
路在延伸,綠在延伸,上思林農(nóng)的致富路,真是越走越寬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