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國元,李偉偉,袁軍,魏凌云
(武漢工程大學 化工與制藥學院 綠色化工過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湖北省新型反應器與 綠色化學工藝重點實驗室,湖北 武漢 430074)
摘 要:綜述了茯苓多糖的化學修飾、發(fā)酵法制備、生物修飾及其生物活性與構效關系的研究進展。多數茯苓多糖為堿溶性多糖,不溶于水,生物活性低,需要進行分子修飾。目前化學修飾茯苓多糖已鑒定具有比水溶性茯苓多糖更高的生物活性或產生了新的生物活性,但化學修飾存在化學藥劑殘留、高成本等環(huán)保問題,另外茯苓菌核的原料供應受森林資源限制;茯苓發(fā)酵不僅可以從原始簡單基質合成茯苓多糖,還可以實現對多糖的定向修飾,使原有活性提高或者獲得新的活性;茯苓多糖的生物修飾是在茯苓發(fā)酵過程中外加物質對其結構和性能進行調控。茯苓多糖的修飾方法與構效關系需進一步研究。
關鍵詞:茯苓多糖;化學修飾;生物修飾;構效關系
中圖分類號:TQ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253-2417(2013)05-01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