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水膠印版材自美國3m公司發(fā)表driography,到日本東麗公司推出“東麗無水平版”,已有25年的歷史。
與第一代、第二代相比,第三代無水膠印已經使用低黏度無水膠印油墨了。此外,印刷品也不再是厚墨膜印刷,而是與普通膠印一樣的薄墨膜印刷,其他印刷作業(yè)性和可堆積性等也與普通膠印基本相同。單張紙、卷筒紙印刷機在提高印刷速度和自動化程度方面的改進是無止境的,但印刷速度對印刷適性的影響遠遠超出了印刷機設計者的預料,尤其是對油墨轉移性產生了明顯的影響。
由于無光涂料紙、再生紙紙質的改善和用量的增加,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印刷速度不斷提升,隨之而來的就是紙張拉毛和印版堆墨現(xiàn)象的發(fā)生。無水膠印由于不使用潤版液,比起有水膠印,油墨在紙面上的黏度較高,更容易發(fā)生拉毛和堆墨故障,因此,油墨的低黏度和高流動性是油墨技術創(chuàng)新的關鍵。
使用高分子、高溶解性的新樹脂,對獲得低黏度、高流動性油墨起著有效的作用,可在不損害流動性的情況下,進行低黏度化樹脂交聯(lián)。在樹脂交聯(lián)過程中,高分子之間產生網(wǎng)狀結構,內部凝聚力增大,導致黏度變大,如果鋁螯合物類膠化劑,會導致油墨的流動性喪失。于是,提出了改用松香改性酚醛樹脂和分子鏈長的齊聚物組成的加熱聚合樹脂,使樹脂高分子量化,且具有可塑性,從而獲得低黏度的樹脂連結料。
苯胺點對油墨性能的影響極大,例如,用原樹脂采用不含芳烴的溶劑生產油墨,則油墨中的溶劑易分離,造成油墨固著速度加快,流動性變差,轉印性不良及因黏著性提升而產生紙張拉毛等故障,導致印刷品的光澤下降。
因此,在不含芳烴溶劑的無水膠印油墨成分中,需要提高由樹脂、溶劑、干性油等制成的連結料的溶解性,以補償溶劑的溶解性。為提高連結料的溶解性,可以用高溶解性溶劑或醇酸樹脂等加以改善,但由于黏性和黏度的均衡難于保持,造成油墨在機上延遲凝固,降低干燥速度。
為此,需要對油墨組成中的松香改性酚醛樹脂進行改進。對于使用了不含芳烴溶劑的無水油墨,由于樹脂的溶解性下降,從控制黏性上升,防止起臟的角度來看,彈性高的樹脂比較適合。通常,一旦提高了樹脂的溶解性,分子量便降低,彈性也跟著降低,但是對松香和酚醛的構成比例、酚醛的種類、聚合度、反應條件以及合成方法等反復試驗之后,終于研制成功了黏度與黏性均衡的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