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持續(xù)干旱,今年湖北十堰市40余萬畝馬尾松蟲害形勢嚴峻。為把可能發(fā)生的災害降到最小,近日,十堰市森防站在城區(qū)和武當山的6千畝馬尾松林中,投放3萬余枚“生物導彈”(如圖)。這是該市首次引進“生物導彈防治馬尾松毛蟲”新技術。
據了解,“生物導彈”是以卵寄生蜂為媒介,傳遞病毒防治害蟲的一項新技術:把病毒植入卵寄生蜂赤眼蜂體內,利用赤眼蜂搜尋寄主,降低松毛蟲初孵幼蟲密度,并將病毒引入松毛蟲種群,使其二次感染,從而控制害蟲種群數量,達到防治目的。
昨日,記者在上周剛施放“生物導彈”的松樹上看到,在蜂卡上,有的赤眼蜂已經急不可待地鉆出殼了,赤眼蜂非常小,看起來比螞蟻還小一半,成群飛舞的赤眼蜂在松林中為后代尋找一個“新家”松毛蟲卵。
據悉,該市林業(yè)部門待此次試點應用成功之后,將在全市大范圍推廣此項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