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xié)委員、北京林業(yè)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林學會副理事長尹偉倫在全國政協(xié)十一屆一次會議新聞組組織的集體采訪上表示,我國南方冰雪災后林業(yè)恢復將是一個長期艱巨的過程,對病蟲害等次生災害以及森林火災等隱患要引起高度重視。
今年1月中旬到2月初的冰災過后,尹偉倫委員曾帶領一支26人的專家組前往包括湖南在內(nèi)的南方林業(yè)受災地區(qū)進行考察。
“在這次災害中,湖南的損失應該說是最大的?!币鼈惐硎?,這次的損失在南方一些地方損毀的是10年、20年甚至更長時間、幾代人建設的成果。很多林木梢部、枝條、大部甚至連根被雪壓折,林地中每公頃將驟然增加幾十噸的干枯枝條,易燃物急劇聚集,未來火險升級。雪災還使林木生長受到摧殘,樹體衰落,病蟲害等次生災害潛在危險增加。
“這次災害在林業(yè)上的損失,要恢復不是一年或者半年就能夠恢復起來的?!币鼈惐硎荆捎诹謽I(yè)生產(chǎn)的長周期性特點,此次受損森林的恢復重建周期會很長。他認為,當前應及時清理受災林地的枯倒木和雪折木,以減少次生災害和二次損傷。此外,雪災中大量受損的基礎設施,包括瞭望塔、火災預警、通信、水電等都要加快恢復。如果預測、預報、預警設施不能及時恢復,災害隱患將會增加。
尹偉倫告訴記者,這次冰雪災害當中,南方從外地引進的一些樹種,比如濕地松、桉樹等損傷比較大,幾乎全部死亡;人工林比天然林損失慘重;純林比混交林損失慘重;人工經(jīng)營管理、撫育、疏枝、除蟲、進入高水平綜合經(jīng)營管理的林地比未進行管理的林地損失少。
“這說明我們林業(yè)除了造林面積擴大,造林設計要更加科學、合理,也說明要加強森林經(jīng)營管理?!币鼈惐硎?,下一步對受災林地的恢復不應是簡單的恢復重建,應增加先進科技的運用,要把人工恢復和天然恢復結(jié)合起來,在恢復改造基礎上,增加混交林和抗病樹種,優(yōu)化森林結(jié)構(gòu),使林地生物多樣性進一步提高。